这是一个很艰难的问题,也是很容易的问题。
艰难的是,这是关于幸福,生命,未来的问题。
容易的是,这完全有你决定,你可以听从父母的建议,朋友的建议,可以制造一些随机,甚至可以问问ChatGPT或者让Deepseek帮你深度思考一下。
五一回家和母亲闲聊,说到最近姨姐姨哥家都有闺女要结婚的话题时,我有意的询问母亲说,我和小乔计划不要二胎了,没想到母亲说,你们决定就好,孩子多少,都差不多。接着母亲开始唠叨起家里的一些事情,我是认同母亲的想法的,孩子多少其实差不多。
身边的好朋友基本上都是两三个孩子,小乔有时候会问我,你羡慕不?坦白说,我挺羡慕的。
当刘牧山出生后,我就开始想要不要二胎这个问题,特别纠结,想要的原因很简单,因为特别想要一个闺女,另外就是多子多福嘛,还有一个就是从众心理,国家鼓励要二胎,身边亲朋好友也在劝要第二胎孩子。不想要的原因也很简单,二胎是男孩,意味着未来的抚养成本会急剧提升,我不一定能支撑住。
后来随着对这个问题思考逐渐深入,我的观点发生了转变,我越来越不想要二胎了,我觉得一个孩子挺好的。
在工作中设计方案的时候,会使用SWOT思路,对要不要二胎这件事,要需要SWOT分析一下,一孩 VS 二孩 方案。
先说说一孩方案
优势
- 家庭的资源最大力度上支撑和托举一孩,他未来的人生可能因此会增加一些机会,也可能会让他在求学阶段、就业阶段更加追随自己的想法一些。
- 整体抚养成本不会很高,可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追求自己的向往生活。
- 对孩子来说,家里只有一个他孩子,心理成长上可能会更从容一些,个人成长也更自由一些。
- 家庭关系上也更加简单,我是工程师,简洁简单一直是我追求的信念,所以我也希望我的家庭关系是简简单单的。
- 家庭的生活压力、精神压力都会较小
- 家庭的生活质量同比会较好一些
劣势
- 孤独感会增强,不管是孩子还是父母,孤独感、寂寞感可能会更多,过年过节,红白喜事等活动在人力上会冷清不少
- 家庭焦点压力,所有的关注点都在孩子身上,对孩子的期望可能也会更高,这样会增加孩子的压力
- 社交环境受限,多孩子的家庭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会体验和学习集体生活方式,如分享,忍耐,边界控制,合理对抗,只有一个孩子,就会让孩子无法再家庭中学习到这些,只能在学校和以后的工作中学习
- 孩子的未来的赡养责任压力大,没有兄弟姐妹分担父母的赡养压力
- 父母老年生活只能依赖一个孩子,老年的生活质量可能会不高
机会
- 更灵活的家庭生活方式:可以选择更自由的居住、教育方式
- 父母自我成长空间大:相对有更多时间发展职业或兴趣爱好。
- 子女教育可更定制化:可根据孩子特点量身打造成长路径。
威胁
- 独生子女养老压力大:父母年老后责任集中在一个人身上,负担重。
- 家庭抗风险能力弱:若孩子发生重大变故,家庭难以承受。
- 社会竞争压力依然存在:即使资源集中,也不一定带来绝对优势。
再说说二孩方案
优势
- 兄弟姐妹互助成长:孩子间相互陪伴,有助于社交能力、责任感和情绪发展。
- 家庭活力更强:家庭氛围更热闹、有互动,父母老年生活更有依靠。
- 心理支持系统更完整:孩子在遇到困难时有兄弟姐妹倾诉、商量。
劣势
- 资源分散:教育、经济等资源需在多个孩子间分配,可能降低单个孩子的支持度。
- 父母压力大:时间和精力需分配在多个孩子之间,精细化育儿难度提升。
- 孩子间竞争与冲突:容易产生偏爱争议、比较心理、争夺注意力等问题。
机会
- 家庭多样性教育:可以在家庭内部模拟社会协作、竞争等环境。
- 养老责任分担:将来可由多个子女共同照顾父母,减轻单一子女的压力。
- 亲情纽带延续:兄弟姐妹之间的情感是家庭文化的延续,有利于代际凝聚。
威胁
- 教育与经济负担加重:双倍甚至更多的教育投入,对中低收入家庭是巨大挑战。
- 政策、教育资源限制:部分地区对入学、医疗等配套资源不足,难以兼顾多个孩子。
- 育儿焦虑加剧:父母对不同孩子的成长路径难以完全同步管理,容易出现育儿焦虑。
需要考虑的应对方案
- 与孩子建设朋友关系、兄弟姐妹关系
- 父母要做好养老贮备金,提前规划好老年生活,并对未来的疾病等风险做好管控
- 提前做好身体健康,身体安全的准备
- 失独家庭的预防机制建设
增加家庭资产,建立经济上基础支撑 - 独生子女抗风险问题
万一孩子生病、成长遇阻,家庭如何应对?是否有心理与经济支持系统? - 提前布局家庭的社交关系建设